售电公司为什么要建立信息通讯系统? - 集团新闻 - 新宝gg娱乐集团官网




  • 新宝gg娱乐





  •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售电公司为什么要建立信息通讯系统?

    作者:祥泰集团 时间 :2017-05-04

      【北极星配售电网讯】:售电侧改革 、输配电价改革 、电力市场建设 、电力交易机构组建运营、有序开放发用电计划 、自备电厂监管等六大核心配套文件出台在即。

      根据相关文件 ,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资本投资、分布式电源用户或微网系统、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以及发电企业,还有电网企业可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 。

      从准入条件来看,成立售电公司采取注册制,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000万元 ,数额与公司售电规模成正比 。同时需要固定工作场所,建立信息通讯系统,并有专业技术人员。

     

      为什么对售电公司要求具备建立信息通讯系统的准入条件呢?

      电力通信网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 ,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力公司都以自建为主的方式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 。中国电力系统目前拥有光纤、4G电力专网两大资源。

      以电力通信网为基础的业务不再仅仅是最初的程控语音联网、调度时时控制信息传输等窄带业务,逐渐发展到同时承载客户服务中心 、营销系统等多种数据业务 。电力通信能够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智能电网系统。

      随着智能电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能源的不断结合,售电市场全面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未来售电侧不仅要带动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开发一系列的需求侧响应、能效服务、能源保险等新型的电能衍生产品,还要以大数据应用为驱动,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围绕服务全业务流程,打造一条前端触角敏锐、后端高度协同的服务链,推动服务渠道之间、前端后台之间、相关专业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电网企业从被动粗放向主动创新型营销服务模式的转型。

      同时,互联网售电商还要完成下列目标:

      线上全天候受理,线下“一站式”办电 。将来 ,低压客户可通过微信、手机APP等线上渠道申请业扩报装,工单调度后台自动派送任务到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作业 。现场作业人员通过移动作业终端,在客户现场完成信息验证、确定供电方案、签订电子化合同 、安装计量装置、通电,实现低压客户“一站式”的办电服务。

      基于客户信用的差异化服务 。供电企业可与征信机构开展征信信息的共建共享合作 ,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提供受电设备健康检查、用能指导等延伸服务。对于信用差的客户 ,采取缩短电费结算周期 、电费保全(预收冻结) 、预付费控等措施 。

      基于客户画像的电力精准营销服务。积极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以“标签库”的形式,构建立体化 、多层次 、多视角的客户全景画像 ,实现对电力客户特征的精细刻画 。针对不同特征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办电、催电费、交电费、咨询等业务,主动精准地推荐用电套餐、电费垫付信贷、智能家居节能计划 、分布式电能接入等用电产品及服务。

      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的自助式故障报修服务 。利用LBS,实现客户报修地点自动定位、智能判断故障点落位;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故障抢修流程,并实时告知故障信息和抢修进度,实现自助式故障报修和抢修进度定向推送、局部范围计划停电便捷查询。

      主动式小区负荷预测及需求侧响应。建立与外部单位(生产厂家、电商、实体卖场、快递公司等)的合作渠道,获取其销售的大功率电器及用户地理数据 ,构建基于电器销售数据的小区负荷预测模型,为配网改造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在用电高峰期,自动定位超负荷配变供电范围内的客户 ,提示客户调减主要电器负荷,对于实时响应的客户进行相应的激励和补偿,实现小区客户需求侧响应。

      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商业模式的售电公司运营托管服务。利用电网企业的技术、设施、服务渠道和大数据资源优势,为售电公司提供企业信息化运营所需要的业务运作平台和差异化运营托管服务,支撑其计量计费、需求侧响应、客户服务 、分布式能源管理等主要业务。

      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能互动用电服务创新体系 ,将推动电网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从管理向运营的机制转变、从单一向多元的服务转变 ,实现市场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渠道运营能力 、资源协同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成功塑造“安全、便捷、智能”的电力服务品牌。

      互联网+售电服务是一种将电力营销 、服务、售电与社区、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该计划是顺应电力体制改革趋势 ,促进“电能云服务”,在实践中探索和开发电能移动互联网、电能云服务 、智慧城市服务等的标准和模式 ,推动传统电力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结合。

      并且可实现面向用户的电能互联服务,并依托系统逐步开展电能云服务应用和智慧城市服务,采用智能电网 、宽带通信网络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计算机平台等先进技术,可带来巨大的行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s://psd.bjx.com.cn/html/20151020/673267.shtml






  • XML地图